下载排行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医疗器械产品稳定性研究及审评思路
    仲志真 段世梅 顾旸铭
    2024(1):21-26. DOI: 10. 3969 / j. issn. 1674 - 1242. 2024. 01. 004
    [摘要](325) [HTML](0) [PDF 947.66 K](5847)
    摘要:
    目的 通过回顾中国及美国与医疗器械稳定性研究有关的指导性文件和标准,指导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人在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内结合风险管理开展产品稳定性研究活动,也为技术审评人员在审评相关内容时提供思路。方法 从货架有效期、使用稳定性、运输稳定性3个方面论述稳定性研究的内容,针对每个方面提供验证方案的设计思路,并从审评的角度为注册申请人在注册申报时如何提交一套完整的、便于审评人员研判的研究资料提供建议。结果 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器械的复杂性不断提高,因此产品稳定性研究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需要企业和审评人员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与判定。
    2  肿瘤射频消融技术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黄川骅 刘宝林
    2024(1):54-64. DOI: 10. 3969 / j. issn. 1674 - 1242. 2024. 01. 009
    [摘要](322) [HTML](0) [PDF 1.32 M](3865)
    摘要:
    目的 该研究旨在探讨射频消融在大尺寸肿瘤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及解决方法,以提高射频消融技术在临床治疗 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研究基于射频消融的原理,分析“降滚”现象对大尺寸肿瘤完全消融的限制,并探讨大血管散热引 起的消融不完全问题,从而引出在射频消融中应用数学建模仿真来判断消融损伤程度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该研究基于相关 研究现状,强调数学建模仿真在射频消融中的作用,即术前模拟以预测消融效果,指导临床优化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创新之处 该研究总结了优化消融器械设计、模拟仿真等措施以改进治疗效果,并展望了射频消融技术的发展方向,如引入 肿瘤联合治疗和智能化技术,以提高射频消融的精准性和完全性。
    3  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病机制、早期干预和治疗研究进展
    杨李厂
    2024(1):14-20. DOI: 10. 3969 / j. issn. 1674 - 1242. 2024. 01. 003
    [摘要](444) [HTML](0) [PDF 1.04 M](3760)
    摘要: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病因尤其复杂。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AD发病率越来越高,但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特别是近几年来,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肆虐全球,感染病毒后的老年人患AD的风险提高了50%以上[1]。目的 对AD的传统致病假说、致病机理最新研究、上市药物和最新治疗方法等进行系统性总结。方法 整理了AD的发病机制、各种治疗方法,包括早期干预和治疗结果的研究成果,使其研究成果体系化和全面化。结果与结论 随着发病机制、影像学研究和临床治疗不断有新的重要发现和成果,针对AD这一全球性难题不断涌现出新思路和新方法,如RNAi治疗方法和TRIM11基因治疗方法等。创新之处 该文章总结了最新理论和研究方法,如患者脉络丛的变化、血液诊断、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等,为AD研究提供了更多理论参考。
    4  聚偏二氟乙烯膜的压电仿真及结构优化
    颜丽琴 严荣国 郭旭东
    2023(2):119-127. DOI: 10. 3969 / j. issn. 1674 - 1242. 2023. 02. 002
    [摘要](1226) [HTML](0) [PDF 1.13 M](3549)
    摘要:
    聚偏二氟乙烯(PVDF)可用于设计贴合人体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具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前景。但 PVDF 的压电常数低,传感器灵敏度受到限制。为了研究 PVDF 膜在应用于压力传感器时的压电性能,利用 COMSOL 建立压电仿真模型,计算稳态下 PVDF 膜承受低压力载荷产生的电势、表面电荷密度及应力分布。对比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值,验证了所建立的仿真方法和仿真模型的正确性。仿真发现,采用刚性基底的 PVDF 膜在长、宽方向产生的应力对压电性能有减弱作用,进一步验证了通过缩减 PVDF 膜的长、宽,可以提升压电性能的几何结构优化方法。此外,仿真对比了刚性、柔性基底下PVDF 膜的应力状态,并发现柔性基底下的应力状态可导致明显更高的压电输出。该研究结合了仿真方法与压电理论,可以为 PVDF 材料的其他基础研究提供方法参考,研究结果可以为 PVDF 柔性压力传感器的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启发,以期获得更高的传感器灵敏度。
    5  具身认知的内在神经机制及工程应用研究进展
    戚文静 随力 龚瑾
    2024(1):1-8. DOI: 10. 3969 / j. issn. 1674 - 1242. 2024. 01. 001
    [摘要](343) [HTML](0) [PDF 1017.95 K](3524)
    摘要:
    具身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认知过程是通过身体和环境的互动建构的,强调身体和环境对认知过程有重要影响。目前具身认知已广泛应用于虚拟现实、人机交互和智能机器人等领域。该文归纳了具身认知的内在神经机制,强调了具身认知与脑内镜像神经元系统的激活、刺激-反应兼容性效应及错觉的产生有关,总结了基于具身认知的具身技术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脑机接口等领域的相关研究与应用,阐述了几种应用于人机交互领域和具身认知相关的脑电信号,最后在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方面对具身认知和实现具身的技术手段进行了展望。
    6  医疗器械检验检测现状及发展趋势探索
    周颖 张敏燕 王殊轶 赵改平
    2024(1):65-74. DOI: 10. 3969 / j. issn. 1674 - 1242. 2024. 01. 010
    [摘要](262) [HTML](0) [PDF 1.32 M](3298)
    摘要:
    目的 该文旨在迎接我国医疗器械检验检测行业的新业态和新挑战,探索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方法 在概述 医疗器械检验检测行业现状的基础上,采用专家访谈和线上问卷的方式,调研40家医疗器械检验检测机构及相关企事业单位, 重点关注科技创新能力和形式、行业发展瓶颈等重要问题。结果 通过整理和分析调研数据,得出行业发展的5个积极趋势: 完善机构整体布局,加强区域特色中心建设;完善第三方合作研究组织和第三方评审机构的准入与监管机制;鼓励科技创新, 优化人才队伍,赋能检验检测技术高质量发展;构建医疗器械安全监管信息化共享平台;加强在用医疗器械设备的安全监测。 创新之处 采用专家访谈和循证研究的方法,获取客观可靠的数据,为行业发展趋势的研究和探索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7  经颅磁刺激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进展
    富佳琦 魏珍玉 梁华征 钟萍
    2024(1):34-41. DOI: 10. 3969 / j. issn. 1674 - 1242. 2024. 01. 006
    [摘要](142) [HTML](0) [PDF 1.08 M](3241)
    摘要:
    经颅磁刺激作为一种无创的神经刺激方法,因其具有相对安全、无创的特点而成为目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热点。该文首先介绍了经颅磁刺激原理;然后分别介绍了经颅磁刺激对阿尔茨海默病整体认知功能及不同认知域的治疗效果;接着分别分析了不同参数对整体认知功能治疗效果的影响;最后总结了经颅磁刺激的治疗机制,并探讨了可能的治疗方案。
    8  腹腔镜手术机器人应用质量与安全评价标准体系研究
    程立瑞 朱志刚 严浩 李树晗 张晓峰 路鹤晴
    2024(1):27-33. DOI: 10. 3969 / j. issn. 1674 - 1242. 2024. 01. 005
    [摘要](193) [HTML](0) [PDF 1.12 M](3234)
    摘要:
    腹腔镜手术机器人能提高操作精度,缩短手术用时,患者出血少,恢复速度快。近年来,国产创新手术机器人的研发取得了显著成果,但目前国内外缺乏相关评价标准,增加了临床应用的风险。为科学评价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的应用质量与安全,急需研究建立质量检测与评价标准。该研究从控制系统、图像质量、机械精度、电气安全4个维度优选评价指标。在控制系统方面选取软件功能检测规范指标;在图像质量方面选取图像质量检测规范指标;在机械精度方面选取机械臂检测规范指标;在电气安全方面选取设备外观检测规范和产品故障预防与维护控制规范两个指标。通过验证试验研究合理可行的检测与评价方法,为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的应用质量与安全评价提供依据,填补国内外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相关标准方面的空白。
    9  呼气信号三分类癌症检测模型的设计及评价
    岳静文 郝丽俊
    2024(1):48-53. DOI: 10. 3969 / j. issn. 1674 - 1242. 2024. 01. 008
    [摘要](73) [HTML](0) [PDF 1.10 M](3166)
    摘要:
    目的 电子鼻呼气检测技术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无创癌症检测技术。然而,现有的检测模型研究大多围绕将某一类疾病患者与健康人的区分展开。为了通过电子鼻呼气检测实现对多种癌症的鉴别,该文基于 KNN 构建 了一种三分类癌症检测模型。方法 首先通过电子鼻采集 210 名志愿者的呼气号样本,其中160名肺癌或肝癌患者均为医院的确诊患者,50 名健康对照者则为医院的职工或学生。对呼气样本进行预处理得到大小为210×180的原始特征数据集。然后通过卡方检验完成数据特征初筛,并利用 LDA 优化方法得到训练特征集。接着利用 K 值选择学习曲线,训练并得到最优 KNN 三分类癌症检测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多维度评价。结果 优化后的 KNN 三分类癌症检测模型可有效区分健康人、肺癌患者和肝癌患者,性能优于其他模型,平均准确度可达到92.5%。可见,机器学习算法可助力电子鼻呼气检测在癌症检测中的推广应用。
    10  非侵入式盆底电刺激治疗仪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
    沈天成 高翔宇 牛金海
    2024(1):75-81. DOI: 10. 3969 / j. issn. 1674 - 1242. 2024. 01. 011
    [摘要](161) [HTML](0) [PDF 1.28 M](3151)
    摘要:
    目的 通过与侵入式盆底电刺激治疗仪进行对比,研究非侵入式盆底电刺激治疗仪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在COMSOL多物理场仿真软件中构建盆底部位的三维仿真模型,改变刺激电压的频率和幅值,进行多组电流密度分布仿真,结合离体组织实验进行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结果和结论 非侵入式盆底电刺激能够通过增加刺激脉冲电压的幅值和频率达到与侵入式盆底电刺激治疗仪相近的盆底肌刺激效果,增加电极数量对刺激效果也具有提升作用。在电极刺激部位垫湿巾或涂导电膏能避免电烧伤并提升刺激效果。创新之处 关于非侵入式盆底电刺激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目前缺乏研究论证,该研究表明非侵入式盆底电刺激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可以为后续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11  深度学习在放射学科和麻醉学交叉领域的应用进展
    张振强 王远军 王振猛
    2024(1):42-47. DOI: 10. 3969 / j. issn. 1674 - 1242. 2024. 01. 007
    [摘要](204) [HTML](0) [PDF 905.76 K](3063)
    摘要:
    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很多医疗领域变得更加高效和可靠。现代麻醉学的范畴已经不再局限于手术室内,还包括门诊、内镜科等,这就使麻醉医生的负担进一步加重。放射学科与麻醉学的结合为麻醉手术提供了更精确、更安全和更高效的方法,而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该领域带来了许多前沿创新。该文综合归纳了近年来深度学习在该交叉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对相关应用进行了分类和总结。通过对文献的分析,该文重点讨论了医学影像领域的图像识别和目标定位等具体应用,并探讨了深度学习在麻醉学领域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方向。
    12  孟鲁司特联合普米克令舒吸入剂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
    汪要辉
    2024(1):9-13. DOI: 10. 3969 / j. issn. 1674 - 1242. 2024. 01. 002
    [摘要](268) [HTML](0) [PDF 1.03 M](3025)
    摘要: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联合普米克令舒吸入剂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对患儿TNF-α、IL-10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2月平顶山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使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仅采用孟鲁司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普米克令舒吸入剂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优良率及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TNF-α指标水平、IL-10指标水平改善情况及各项症状消退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效果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右项动脉血氧分压、TNF-α 指标水平、IL-10指标水平相比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各项动脉血氧分压、TNF-α指标水平、IL-10指标水平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症状的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普米克令舒吸入剂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具有良好的疗效,更有利于促进患儿动脉血氧分压、TNF-α指标水平、IL-10 指标水平的改善,缩短患儿症状消退时间。
    13  度普利尤单抗治疗中度至重度特应性皮炎的有效性和 安全性的 Meta 分析
    边桂芝
    2024(2):169-177. DOI: 10. 3969 / j. issn. 1674 - 1242. 2024. 02. 010
    [摘要](58) [HTML](0) [PDF 1.28 M](2707)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度普利尤单抗治疗中度至重度特应性皮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利用计算机检索知网、万 方、维普、PubMed 、Embase 、Cochrane Library 和 Web of Science 等数据库及 ClinicalTrials.gov 网站,收集有关度普利尤单 抗治疗中度至重度特应性皮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均为自建库之日起到 2022 年 6 月。对所获得的文献进行筛选、数 据提取及质量评价后,采用 RevMan 5.4 统计软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共纳入 13 项研究,4270 例患者。Meta 分析结果显 示,治疗组的 IGA 反应率为[RR=3.64 ,95%CI(3.18,4.17 ),P<0.00001 ],EASI-50 反应率为[RR=2.49 ,95%CI(2.30, 2.70 ),P<0.00001 ],EASI 评分为[MD =-28.51 ,95% CI(-31.86 ,-25.16 ),P<0.00001 ],NRS 评分为[MD =-4.92 , 95% CI (-5.49 ,-4.36 ),P<0.00001 ],SCORAD 评分为[MD= -30.81 ,95%CI(-31.01 ,-30.61 ),P<0.00001 ],均优 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安全性方面, 两组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别[RR=0.98,95%CI(0.94 ,1.02 ), P=0.38 ]; 治疗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RR=0.47,95%CI(0.33,0.67 ),P<0.000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当前证据表明度普利尤单抗治疗中度至重度特应性皮炎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皮损面积、严重程度、瘙痒及睡眠情况, 安全性较高。
    14  压电生物材料在组织再生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徐海鹏 王丽雲 赵斌 赵灿灿 林开利
    2023(2):109-118. DOI: 10. 3969 / j. issn. 1674 - 1242. 2023. 02. 001
    [摘要](918) [HTML](0) [PDF 1.13 M](2593)
    摘要:
    人体的内源性电场调节着相关生理过程。电刺激已被证明能够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压电生物材料作为一种能将机械能转化为电刺激的智能材料,在组织再生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文综述了目前压电生物材料的分类和其促进组织再生的作用机理,以及压电生物材料在骨组织、神经组织、皮肤组织、肌肉组织和心血管等组织再生领域的最新研究与应用进展,最后总结分析了目前压电生物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和相应的改进措施。
    15  “新工科”背景下生物医学工程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以“有源医疗设备与检测评价”课程为例
    郭旭东,章少哨,邹任玲,胡秀枋
    2024(2):185-190. DOI: 10. 3969 / j. issn. 1674 - 1242. 2024. 02. 012
    [摘要](108) [HTML](0) [PDF 1.13 M](2564)
    摘要:
    “新工科”建设背景对工科课程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凸显了工科课程思政建设的紧迫性与必要性。结合“新工 科”建设人才培养的目标与生物医学工程类专业课程的特征,该文构建了“新工科”背景下生物医学工程类专业课程思政的 “3+5+N”模式: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和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的原则,树立融合新兴技术、 融入发展格局、融通多方资源、融聚各方力量和融汇使命责任的理念,将 N 种教学方式有机结合。作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 一门专业技术课程,“有源医疗设备与检测评价”运用“3+5+N ”模式开展教学实践,实现了该课程肩负的价值塑造、知识 传授和能力培养的统一,对“新工科”背景下生物医学工程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提供了参考。
    16  基于 ERP 信号的目标检测研究综述
    杨倩倩 王伟
    2024(2):111-122. DOI: 10. 3969 / j. issn. 1674 - 1242. 2024. 02. 002
    [摘要](106) [HTML](0) [PDF 1.74 M](2554)
    摘要:
    目标检测是一个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的研究课题。传统的计算机视觉方法存在复杂度高、泛化能力差、模型对 象可迁移性差等缺点,而人脑在目标检测方面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和感知能力,仅需要很少的训练样本就可以达到较好的检 测效果。基于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的脑机接口( 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是一种全新的提 升目标检测性能的方法,它能够将脑内信息与外部环境进行交互。在此基础上,Gerson 提出了一种以脑电信号为基础的快速 串行视觉呈现(Rapid Serial Visual Presentation,RSVP)范式,包括显示方式、有效视觉范围、目标复杂度、刺激频率和持 续时长等。该文还对 ERP 信号的预处理、特征提取及分类等方法进行了综述, 并对该领域的局限性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17  基于脑电特征的船员抑制功能变化研究
    袁履凡 谢长勇
    2024(2):123-130. DOI: 10. 3969 / j. issn. 1674 - 1242. 2024. 02. 003
    [摘要](127) [HTML](0) [PDF 1.38 M](2553)
    摘要:
    目的 探讨长期处于密闭环境下对船员抑制功能的影响及其神经电生理机制。方法 采集受试者完成情绪 Stroop色词测验时的行为学数据和脑电数据。从心理和生理的角度比较航行时间长组船员和航行时间短组船员在受到正性、 中性、负性情绪诱发后的 Stroop 效应量和准确率,以及脑电信号功率谱密度。结果和结论 在行为指标上,刺激类型主 效应显著(F(1,42)= 3.331,p=0.041 ),中性刺激下两组的准确率高于正性、负性刺激;在脑电指标上,两组之间在 delta 、 beta 频段呈现出正性、中性和负性情绪诱发下的功率值显著差异;在正性、负性与中性情绪刺激的诱发下, delta 、theta 和 beta 频段呈现出功率值显著差异。长期在密闭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船员尚未出现显著的行为学抑制功能衰退,但脑电功率 出现了区域性的改变,差异主要集中在航行时间长的船员中(77.7% )。文章的创新之处 将情绪 Stroop 范式与功率谱密 度相结合来探究长期处于密闭环境下船员的抑制功能变化。
    18  慢阻肺患者下呼吸道微生物定植与肺部感染炎症指标的关系
    周晓飞
    2024(2):149-155. DOI: 10. 3969 / j. issn. 1674 - 1242. 2024. 02. 007
    [摘要](107) [HTML](0) [PDF 1.05 M](2534)
    摘要:
    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患者下呼吸道微生物定植与肺部感染炎症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取 2021 年 5 月至 2023 年 4 月平顶山河舞总医院检验科收治的 189 例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根据是否存在呼吸道微生物定植分组,将患者分为定植组和非定植组,比较各组血清指标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超敏 C- 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 -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并通过 Spearman 分析慢阻肺患者下呼吸道微生物定植与肺部感染炎症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在 189 例患者中,肺部感染者占 62.96%(119/189),检出病原菌 233 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2.53%(169/233),革兰阳性菌占 17.59%(41/233),真菌占 9.87%(23/233);下呼吸道微生物定植占 29.10%(55/189)。感染组下呼吸道微生物定植发生率、PCT、hs-CRP、IL-8 及 TNF-α 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定植组 PCT、hs-CRP、IL-8 及 TNF-α 水平均高于非定植(P<0.05)。慢阻肺患者肺部感染与下呼吸道微生物定植、PCT、hs-CRP、IL-8 及 TNF-α 呈正相关(P<0.05)。结论? 慢阻肺患者下呼吸道微生物定植菌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与肺部感染关系密切,其可能通过加重炎症反应而增加肺部感染发生率。
    19  RT-F2000 在妇科泌尿生殖道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诊断与应用
    袁子程
    2024(2):162-168. DOI: 10. 3969 / j. issn. 1674 - 1242. 2024. 02. 009
    [摘要](132) [HTML](0) [PDF 1.29 M](2532)
    摘要:
    目的? 探究在妇科泌尿生殖道病原微生物检测诊断中使用 RT-F2000(全自动阴道分泌物检测仪)。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天柱县人民医院就诊并开展妇科检查的 120 例受检者临床资料,样本选取时段为 2023 年 1—11 月。全部受检者入院后采集生殖道分泌物标本及尿道标本,共 120 份样本,使用 RT-F2000 与微生物培养法分别进行泌尿生殖道病原微生物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式的病原微生物检出情况;以微生物培养法为“金标准”,评价 RT-F2000 检测诊断效能。结果? (1)根据120 例分泌物标本检测结果可知,使用微生物培养法共检出阳性标本 83 例,阳性率 69.16%;支原体、霉菌、线索细胞、滴虫分别检出 34 例(40.96%)、25 例(30.12%)、14 例(16.87%)、10 例(12.05%)。使用 RT-F2000 共检出阳性标本 85例,阳性率 70.83%;支原体、霉菌、线索细胞、滴虫分别检出 35 例(41.17%)、25 例(29.41%)、15 例(17.64%)、10例(11.76%)。两种检查方式检出的阳性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使用微生物培养法检出的 83 例阳性标本中,单纯病原体感染、混合病原体感染分别为 70 例、13 例,构成比分别为 84.34%、15.66%。使用 RT-F2000 检出的 85例阳性标本中,单纯病原体感染、混合病原体感染分别为 72 例、13 例,构成比分别为 84.71%、15.29%。(3)与微生物培养法相比,RT-F2000 检测支原体符合率为 99.17%,检测霉菌符合率为 100.00%,检测线索细胞符合率为 99.17%,检测滴虫符合率为 100.00%。(4)RT-F2000 检测支原体 Kappa 值为 0.961,检测霉菌 Kappa 值为 0.938,检测线索细胞 Kappa 值为 0.952,检测滴虫 Kappa 值为 0.974,与微生物培养法有良好的一致性(P > 0.05)。结论? 将 RT-F2000 应用于妇科泌尿生殖道病原微生物检测,可对患者生殖道病原体实现快速、精准的诊断,体现出了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20  “放射测量与防护”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
    许红玉
    2024(2):178-184. DOI: 10. 3969 / j. issn. 1674 - 1242. 2024. 02. 011
    [摘要](123) [HTML](0) [PDF 1.15 M](2528)
    摘要: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成为高校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主要趋势。该文主要对“放射测量与防护”课程进行线下授课 与线上同步讨论和考核,通过课前准备、课中授课和课后复习几方面说明混合式教学相互依靠、相辅相成的过程。线上课程 中增设课前预习任务、课中知识点讨论任务、课后作业、在线答疑辅导及考勤率统计等内容,并实时生成每名学生的学习分 析表,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线上评价、线下评价和最后的期末考核,重点评价学生的各个学习过程,从 而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近几年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教学成效显著提高。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